進入4月以來,從超過六成新股上市即破發,到上周上市的7只新股全部實現保發,市場人士表示,發行市盈率的降低使得新股破發魔咒被打破。
上周,市場一共迎來7只新股上市,平均5.2%的中簽率著實讓投資者捏了一把汗,從今年以來的市場經驗看,似乎它們的上市破發在所難免,但這7只股票在上市首日全部沒有破發。5月18日,東方電熱首日大漲17.12%,鴻利光電首日大漲14.44%,安利股份、桐昆股份雙雙保發。5月20日,東材科技、萬昌科技兩股首日漲幅雙雙突破10%,好想你也成功保發。
事實上,從3月份開始,不少打新投資者開始感到不安,所中簽的新股時有破發,3月下旬基本同一批次新股中總會出現首日破發的情況。破發最嚴重的是4月7日、4月12日與4月28日,這三個交易日每天均有4只新股上市,其中3只首日破發,同批上市的新股破發率高達75%。
不過,近來新股破發情況得到緩解。而從今年以來所發新股統計情況看,今年以來上市的131只新股,目前仍在發行價以下徘徊的有87只,占到新股總數的66.4%,而在去年上市的347只新股中,僅破發26只,占比7.49%。
對于新股上周沒有破發,市場人士表示,與其發行市盈率大幅下降有關。上周上市的7只新股發行市盈率都非常低,3只表現不錯的創業板新股市盈率也都在35倍以下,遠低于整個創業板平均市盈率。
統計數據顯示,首發市盈率快速回落是新股走強的支撐。今年2月以來,新股發行市盈率明顯下降。其中,2月份至4月份,創業板首發平均市盈率分別為57.23倍、63.7倍和54.94倍,中小板首發平均市盈率分別為50.5倍、46.37倍和58.2倍,主板首發平均市盈率分別為41.1倍、58.08倍和37.77倍。而截至5月17日,創業板、中小板和主板的最新月度平均市盈率則分別降到38倍、46.3倍和18.74倍,較前3個月明顯降低。而將5月份創業板新股平均首發市盈率與創業板2010年平均71.08倍相比,已下降近47%。
銀河證券表示,新股破發潮的演繹情況,與首發市盈率的高低存在著直接關系。對于新股發行市盈率的下降,國金證券表示,一方面,今年市場的流動性趨緊,無法支撐新股高價發行上市。另一方面,高市盈率發行的新股不考慮二級市場的均衡發展,這樣也會逐漸使得新股發行出現困難。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內在的自行均衡調節后,新股的發行市盈率將漸漸回歸合理。
(來源:每日新報 編輯:柳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