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相關人士年前就曾預測,2014會是在線教育的爆發之年,誰也沒有想到會爆發的如此之快。剛過完年不久,阿里、淡馬錫和啟明創投1億元參與TutorGroup B輪融資,緊跟著就是YY這個屌絲被注資十億的消息。
在線教育伴隨互聯網而生,到web2.0時代才算成型,最近幾年進入了大眾視線。那為何雷軍運作的YY教育引起熱議,原因大致有兩點:1、運作資金數額巨大,10億元引起各界關注,在線教育市場能有多大? 2、這個事件主要看點在于,雷軍能否用他所謂的互聯網思維顛覆在線教育。
這下YY倒是HAPPY了,幸福生活就這么開始了。但是你以為這就是真相嗎?YY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BAT線下的叫獸叔叔們怎么看?巨頭們不吱聲,就沒有作為嗎?其實人家早已悶聲布陣,搶占市場了!如果大家愿意,不妨聽灑家為各位看官解析這一回。
在線教育熱度爆棚
因為100教育項目的爆紅,在線教育在沉默的發展了十幾年以后終于浮出水面,這個龐然大物一出現就如此霸氣。
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據中國行業咨詢網數據:2012 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總規模高達9600 億元,而當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在700 億元左右,比重僅為7.3%。未來在線教育占比提升空間巨大,粗略計算與之對應的市場規模增量為3000-4000億元。
另據iMedia research數據,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92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32.9%。未來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可見,在線教育市場前景極具誘惑力。
除此之外,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公司密集涉足這一領域,反映出對在線教育的強烈看好,也意味著未來行業將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局面。
到目前看來,在線教育跟互聯網金融及移動互聯網等領域一樣,同樣是巨頭們的主場,平臺間的戰火由整個互聯網蔓延至各個領域。
百度等巨頭先行布陣在線教育
首先是平臺化。平臺化主要表現在各平臺如何利用各自的資源來發展在線教育,這里我們舉例說明吧。譬如騰訊在社交方面可以產生群聚效應;淘寶可以將直播裝進旺旺;YY在平臺化上有些乏力,不過雷軍系的資源也足夠強大;百度教育則采取機構入駐的模式,據悉其擁有涵蓋IT、資格考試等多領域的70多機構,超過2600門課程,同時百度平臺的多種產品也可以為這些課程提供相應的知識補充,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多種需求。
再看看差異化。差異化表現在教學產品的細節與關聯性上,能否為用戶提供系統性的知識認知與教學是吸引用戶的重點。繼續舉例:淘寶主要是運營等方面的課程,通過點播視頻收看;YY互動性能雖強,但沒有對學科的系統知識展現;百度教育則更有利些,文檔、貼吧、知道、百科等產品打通,可以將視頻與這些資源聚合到一起向用戶展示。這里我們能看到,由于產品的差異性,顯然百度更適合做在線教育。
最后看服務。無論在線教育是以社交互動為主,還是以偏向游戲趣味性教學,或者是以強大的內容征服用戶,顯然服務是放在第一位的,這也是互聯網企業的共性。用戶是遠離你的,講師與學生無法近距離解除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提高服務來吸引用戶。
還是舉例來說明,淘寶的教學過程大體是被動接受;YY通過直播教學,講師與學員可以互動,但在課程學習上沒有選擇性;至于百度,有一個功能很顛覆,用戶可以反向約課,可根據自身需求來定制課程,還可根據考試及學習熱點邀請行業大牛分享,非常人性化。另外,百度還通過O2O模式實現線下教學機構與線上的同步,構建了平臺、客戶和用戶的生態環境。
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博弈or互助?
在對待在線教育的態度上,各大平臺都在加速跑馬圈地,或是通過投資入股,或是通過并購收購來完成其在線教育的布局,當然還有的是內外相濟,通過整合自身產品并與線下機構結構結盟來豐富產品形態,還有很多垂直在線教育企業專注小而美。
雖然各在線教育企業之間存在競爭的關系,卻不排除以后互相搭臺唱戲的可能。雖然有很多人叫囂要顛覆傳統教育、要搶食一份羹,也有人冷靜的表示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是互補、互助的關系。
今早,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向大會提交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就是關注在線教育領域,希望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中小學校教案、試題等教育資源免費上網,推進教育平等。
對于傳統教育這個問題上,筆者認為,線上教育的出現不能說是對線下的顛覆,兩者應該是互相扶助的關系,專注線上營銷的企業很難做到兼顧內容生產,傳統教育則正是這個內容生產者。那么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自然應該相互輔助,而李彥宏所提的推進教育平等,無疑是兩者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