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訪談:“再不創業就老了”
劉冰:找工作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創業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話題。PSW政策取消之后,有越來越多的留英中國學生通過企業家移民簽證政策在英國創業。
來自北京的劉冰高中畢業之后來到英國學習,先后獲得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會計與金融本科和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項目管理碩士學位。
劉冰碩士畢業之后做過項目管理負責人、銀行金融分析師,如今自主創業,同時經營一家投資咨詢公司和一家音樂公司。
劉冰在接受子川專訪時談到自己在英國學習、工作的經歷,并向中國學生提出建議。
子川:你在中國高中畢業后為什么選擇來英國讀書?
劉冰:我高中的時候英文比較好,而且當時覺得中國大學的氛圍可能不太適合自己的性格。于是我高二的時候考了托福,然后申請到英國讀書。
子川:為什么選擇東英吉利大學會計與金融專業?
劉冰:起初我比較傾向于學政治,但又覺得學這個專業畢業之后可能不會那么容易找工作。同時,我覺得自己的性格可能也比較適合學商業相關的專業,就選擇了會計與金融專業。
選擇東英吉利大學是因為在我申請的幾所大學中,這一家在排名、地點上都比較好,就去了這家高校。
子川:剛來的時候遇到困難多嗎?
劉冰:剛開始的時候肯定遇到很多困難。當時周圍同學大部分已經在英國讀過語言課程或者預科課程,而我直接來讀本科,很多事情不了解,只知道有大課(lecture),連必須要上的小型研討課(seminar)都不知道而缺席。我后來才慢慢適應這里的學習生活。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成績剛剛及格,大二、大三的時候才有所提升。
子川:本科畢業之后為什么選擇到華威大學讀項目管理碩士?
劉冰:因為我希望到一個環境比較有校園氛圍的大學深造,而華威大學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會比較簡單,就選擇了那里。
子川:項目管理專業主要學什么?
劉冰:華威大學項目管理專業隸屬于工程學院,學習工程類的項目管理,包括制造業。我主攻此類項目與預算相關的領域,主要學習如何把工程和制造業項目做成功。
一個項目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時間、成本、質量。我們要學習如何平衡和利用這個金三角,以避免項目的失敗。
子川:你碩士畢業之后是如何找的工作?
劉冰:我碩士畢業的時候正趕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波動最大的時候。當時我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申請了30多家公司,面試了很多家,但都沒有成功。有一些工作我進入到比較靠后的小組面試(assessment centre)環節,最后卻仍然失敗,處在近乎絕望的境地。
當時我其實已經買好了單程機票準備回國。當時是一個周四的機票,那個周二參加了最后一次面試,周三得知被錄用,就留了下來。
我認為找工作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無論這個工作是好是壞,是不是適合你,是不是你想要的,求職初期應該多積累面試經驗。如果失敗了,你可以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會失敗。如果想不出來的話可以去問雇主要反饋。累積幾次,經驗多了,之后某次可能會突然發現你的成熟度、運用度以及面試的自信程度已經大有不同了。
我當時主要找的是會計類的工作,那么首先就要了解會計這個領域有哪些職位,要非常明確地歸類,依照每一類去申請、累積經驗。等到你下次再去找的時候,可能第九次還是失敗,但是到第10次的時候也許就會有一種成功的爆發力。
子川:你的第一份工作具體做什么?
劉冰:音樂是留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劉冰:我的第一份工作一開始的半年參與了諾基亞、西門子的項目,主要是打下手,做些簡單的預算。畢竟第一份工作,所以都是在做最簡單的信息錄入、賬目維持等等。后面的半年開始陸續有出差任務,跟進項目的成本、原材料、人力資源、多長時間等方面的核算。
我工作一年多之后開始有機會獨自負責項目。我負責的項目每個月成交額約為2、3百萬英鎊。
子川:這份工作做了三年多,后來為什么跳槽?
劉冰:一是覺得能學到的東西基本上都學到了,自己負責了一些項目,各方面也都成熟了,應該是往外走走的時候了,最好到倫敦這種大都市看看。
子川:申請德意志銀行這種跨國大公司是不是特別難?
劉冰:確實比較難。我當時去的是內部的一個部門,負責公司內部的一些賬目,還要跟外包的公司做一些對接,職位跟我之前的工作經驗非常對口。其實當時也申請了好幾家公司,正好遇到德意志銀行的負責人比較欣賞我。因為我是有工作經驗的,所以經過一輪面試就被錄用了。
子川:你在德意志銀行做了一段時間,現在為什么出來自己創業?
劉冰:因為我覺得再不創業就老了。英國的從商環境比較自由,我自己又是會計出身,非常熟悉財務方面的運作。當時我做了一些市場調查,跟一些朋友聊了一些創業想法,大家覺得比較有前景,于是就開始放手做了。
我現在同時管理一家投資咨詢公司和一家音樂公司。投資咨詢的業務與我的專業背景、工作經驗比較契合。而且,我們有幾家相熟的律師行和會計師事務所,大家是合伙人的關系。
子川:為什么還要創建一家與音樂有關的公司?
劉冰:創建“絕對英樂”的初衷來源于把英中兩地音樂融合起來這個想法。我本人比較喜歡音樂,小時候也學過一些樂器。音樂其實是留學生活的很大組成部分—失戀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寫論文的時候基本上都有音樂的陪伴。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我們想構建一個留學生的平臺,讓大家有機會聽到更新更好的音樂,同時還把英國本土的一些音樂人介紹到中國去。英國有很多很好的獨立樂隊,把這些比較小眾的音樂推廣到中國是我們非常想做的事情。
我們也想讓留英中國學生熟悉英國本地的演出場地和音樂會的模式,并把一些更被90后留學生所熟悉和喜歡的比較文藝的華人音樂人帶到英國。因此,我們即將主辦臺灣歌手張懸11月初的英國巡演。
網友如有評論,請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