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Language Tips> 新聞熱詞> Society Hot Word 社會
閑置物品扔了可惜,“賤賣處理”給收廢品的又難免心疼。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最初在校園、社區小范圍嘗試的“跳蚤市場”已經轉戰網上,淘寶二手、阿里閑魚、58轉轉、微博、百度貼吧等均有閑置物品的交易平臺,估算下來每年成交總量近億件。
請看相關報道:
Experts say the online flea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further as online shopping continues to develop, but more regulation is needed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consumers.
專家表示,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網絡二手貨市場還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但還應出臺更多的監管措施來保護消費者權益。
網絡二手貨市場(online flea market)也可以用digital flea market來表示。網絡使得二手貨(second-hand goods)有了新的去處,滿足了大家的多種需求(meet diverse demands),促進了二手市場的交易。
但隨著網絡二手貨交易的發展,貨品缺乏售后服務(after-sales service)的問題也使不少消費者頭疼。關于舊貨的質量標準也容易引起買賣雙方的糾紛。
【“跳蚤市場”的起源】
Flea market, 顧名思義,就是“跳蚤市場”。可是為什么經營舊貨的街頭市場被稱為“跳蚤”市場呢?
有關flea market的來源,有兩種理論:據語源學家克麗絲汀?安默兒說,flea market最初來源于紐約的Fly Market,Fly Market是紐約下曼哈頓地區的一個固定市場,這一市場從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之前一直延續到大約1816年。Fly這個詞來源于該市場的荷蘭語名稱Vly或Vlie,這個詞在荷蘭語的意思是“山谷”,很巧的是,它在荷蘭語中的發音正好和英語中的flea一樣,所以就形成了英語中的flea market。
另一種說法是,flea market起源于19世紀末的法國,Le Marche aux Puces(法語,字面意思相當于英語中的 market of the fleas)是巴黎專門賣便宜貨的地方。早期的英國人經常將自己的舊衣服、舊東西在街上賣,而那些舊的東西里時常會有跳蚤、虱子等小蟲子。逐漸地,人們就將這樣賣舊貨的地方叫做flea market。而我們中國人呢,也就直譯成了跳蚤市場。人們半開玩笑地說市場內的破爛商品里很可能到處都是跳蚤,該市場因此而得名。
不管怎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flea market第一次出現在英語中,flea market指的是一種往往在周末舉行的非正式集市,一般都是在戶外,那兒有許多攤販出售各種各樣的東西,有不少都是用過的舊東西,新的東西也有,價錢也很便宜。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yaning)
上一篇 : 清明小長假流行“賞花游”
下一篇 :
關注和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