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就社會保險關系轉續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集中答復網友時明確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該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請看中國日報網報道:
A Chinese government agency has revealed that it will propose a more flexible pension system to central authorities at an appropriate time to keep a balance between employment and expected shortfall in retirement payments.
人社部透露將適時向中央提出更靈活的彈性退休金制度,在促進就業和減少養老金支付壓力之間取得平衡。
上面報道中的flexible pension system就是“彈性退休金制度”,即在政府規定的退休年齡段區間內,員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這個年齡段選擇合適的時間點辦理退休手續,領取pension(養老金)。因為養老保險繳納的時間越長,繳納的資金越多,退休的時候領取的退休金就越高,所以很多人都選擇delay retirement(延遲退休)。與之相對的“提前退休”是early retirement。
我國從90年代開始施行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即養老保險由social pooling(社會統籌)和individual pension account(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彈性退休金制度就是為了應對population aging(老齡化)危機以及個人賬戶deficit(空帳)壓力。對于彈性退休制,有人擔憂會使“體制內樂了,體制外哭了”,因為我國目前執行的是dual pension scheme(退休金雙軌制),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差距很大。
相關閱讀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旭燕 編輯)
點擊查看更多新聞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