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中國海軍“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抵達澳大利亞悉尼港。新華社記者米立公攝

■這是我軍首次倡導的多邊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這是我海軍首次在境外與外國海軍進行綜合補給演練
■這是我新型艦載搜救直升機首次亮相演兵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7年10月2日,由中國海軍北海艦隊副參謀長張學增少將率領的中國海軍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艦艇編隊,在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外海的南太平洋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海軍舉行了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此次演習,中澳新三方共投入參演艦艇4艘、直升機兩架,分別為中方的“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洪澤湖”號綜合補給艦和1架搜救直升機,澳方的“肯尼布朗”號兩棲登陸指揮艦和1架直升機,新方的“坎特布利”號多功能艦,總投入演習兵員近1000人。
演習的號角眼看就要吹響了,參演的搭檔卻不見了蹤影。剛才還擔心惡劣海況會影響演習的我參演官兵,現在又開始為找不到“對手”著急了。
10月2日上午10時,中國海軍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艦艇編隊剛剛駛出悉尼港口,“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和“洪澤湖”號綜合補給艦上幾乎同時響起了刺耳的電鈴聲。緊接著,廣播里傳出了兩艦指揮員的口令:
“各戰位注意,半小時后我們將在塔斯曼海與澳新兩國海軍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請大家做好演習準備。”
按照中澳新三方事先磋商確定的演習方案,悉尼當地時間2日上午11點演習開始。
根據演習計劃,“哈爾濱”號、“洪澤湖”號兩艦,于10點30分準時趕到預定海域,準備與澳新艦艇會合。
意外的是,在事前磋商確定的會合海域,“洪澤湖”號沒有發現新艦“坎特布利”號的影子。
怎么回事?難道我艦駛錯了航線,記錯了地點?經再三核對確認無誤。那是新方參演軍艦還未出港?當然不是。因為早在我艦艇編隊出港前,新方的參演艦艇“坎特布利”號就駛出了港口。
眼看演習的號角就要吹響了,演習的搭檔卻不見蹤影,這可如何是好。剛才還擔心惡劣海況會影響演習的我參演官兵,現在又開始為找不到“對手”著急了。
5分鐘后,“坎特布利”號終于有了回音。原來,中澳新三方確定離港時間為上午9時10分,但由于澳艦“肯尼布朗”號攜帶的艦載直升機,不能按時從基地飛抵艦上,導致出港時間推遲到了10點。而新艦由于沒有及時得到通報,仍按原計劃出港會合去了。
話說新艦“坎特布利”號趕到會合點后,約定時間過后仍不見澳中海軍參演艦艇的蹤影,遂離開該海區自行組織起了搜救訓練。此時,新艦的搜救訓練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一打聽至少1小時以后才能結束。三方經過臨時協商,確定演習順延1小時。
這是中國海軍首次在境外與外國海軍進行補給演練。原計劃100分鐘的綜合補給演練,因為澳、新兩艦的“意外表現”而提前40分鐘結束。
在圓滿完成艦艇編隊通信演練、運動演練兩個課目后,15點30分,各參演艦艇又接到了開始補給演練的通知。按照中澳新三方達成的指揮原則,補給演練由“洪澤湖”艦全程指揮。
“洪澤湖”艦,這艘曾參加中國海軍環球遠航的功勛艦,是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綜合補給艦。此次既是它與外國海軍進行的第二次補給演練,也是中國海軍第一次在境外與外國海軍進行補給演練。
“開始占位訓練。”“洪澤湖”艦向其他三艘參演艦艇下達了口令。
占位是艦艇補給的基礎和關鍵。艦艇在海上補給時,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占位,也只有占位確定后方可開始補給。占位要求補給艦和接收艦之間必須始終保持較近的距離,且長時間保持相對穩定。可以說,每一次補給對于補給艦和接收艦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
通常情況下,一艘補給艦一般同時只負責給一艘艦艇補給。此次演練,“洪澤湖”艦要模擬同時給不同方位的三艘艦艇進行補給,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在前期的中澳新三方磋商中,參與磋商的澳、新海軍人員認為難度太大,提出要先進行兩次占位訓練,然后再正式開始占位演練。加上今天演習海域的海況又比較惡劣,很多人對補給演練能不能如期完成,有些擔心。
“我占領補給陣位完畢。”3分鐘后,“洪澤湖”艦接到“哈爾濱”艦報告。
“我占領補給陣位完畢。”8分鐘后,“洪澤湖”艦相繼接到澳、新兩艦報告。
占位完畢,4艘艦艇保持著綜合補給隊形開始航渡。
30分鐘后,就在我“洪澤湖”號指揮員宣布補給演練圓滿結束的那一刻,甚高頻里傳來了澳、新兩艦官兵熱烈的喝彩和掌聲。
此次演練,原計劃用時100分鐘,但由于澳、新兩艦的“意外表現”,提前40分鐘宣告結束。據負責指揮此次補給演練的中方指揮員介紹,從澳、新兩艦的占位速度和航渡中保持的隊形看,兩艦的補給占位都很專業,這與他們平時的高標準訓練不無關系。從中也不難看出,對于此次演習,澳、新兩國海軍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做了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