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指企業信奉并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是現代企業的靈魂,也是企業家和員工的精神家園。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普遍確立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民營企業若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獲取持續發展動力,就必須創建自己卓越的企業文化。
一、民營企業文化的主要功能
民營企業文化的主要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團結凝聚企業員工。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員工樹立一個共同的發展目標、價值觀和精神理念;可以引起員工的共鳴,增強員工的企業歸屬感,使員工團結一致努力工作。二是彌補制度管理不足。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促進企業形成一種全員認同和監督的外在約束力,使員工在制度管理范圍之外也能認真而有效的工作。三是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作為一種載體,企業文化可以向社會展示企業良好的管理作風、經營狀態、員工氣質和精神狀態,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1.注重發揮民營企業家的主導作用。民營企業家的個人性格、處世原則和管理風格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至關重要,其本人對企業文化解讀和理解程度的高低,是決定企業文化建設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因素。因此,民營企業家要自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知識能力、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水平,要在充分認知自身企業歷史淵源、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凝練和錘煉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同時積極學習其他企業的優秀文化,博采眾家之長,揚長避短。
2.注重加強企業的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一種行為規范,可以約束企業員工行為,維持企業各類活動的正常秩序。民營企業的制度建設必須保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從分配、獎勵和懲罰、教育和培訓、崗位責任等方面,建立起具有高度約束力的企業制度,同時輔以柔性的企業文化,保證和促進民營企業的良性發展。
3.注重提升企業文化的人文關懷。民營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人文關懷,從企業發展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高度引導員工參與建設,保證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關注員工需求,滿足員工不同層次的發展需要,引導員工將個人的成長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擴張緊密結合。
4.注重積累沉淀基礎上的精神凝練。民營企業應不斷梳理經營流程,注重知識整理、歸納、總結,促進企業經營循環,努力形成企業習慣并繼續傳遞延續,積累企業文化。同時,在建構企業文化過程中,要注重超越形式主義,重點關注企業文化的精神提升,以企業精神塑造為根本,培育適應市場經濟的集體價值觀,培育反映企業精神的集體行為。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師)
(責任編輯:侯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