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幣升值3%,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利潤將為0,如果升值5%,中國必將有大面積制造業面臨倒閉,但是美國希望人民幣升值27.5%。從今年開始,一旦人民幣匯率往20%的方向走,那么,中國經濟將倒退數年。”郎咸平說。
郎咸平指出,2009年前,中國就累積了五大內憂。“第一,匯率問題。這3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值了20%以上,因此,毫無疑問打擊了我國的出口制造業;第二,出口退稅的調低,又進一步打擊了出口制造業;第三,2008年1月推出了勞動合同法,但是沒有論證和試點,因此,我國1/3的企業立刻陷入困境;第四,宏觀調控,但流動性收緊進一步打擊了投資環境;第五,2009年全年稅費的攤派增加。”他表示,這五大內憂讓去年的投資經營環境還不如2006年,另外,目前中國的資產泡沫化問題日益嚴重。
然而,泡沫就是未來經濟危機的前兆。“連續幾年,政府希望通過提高利率來收回流動性,但這并不能抑制資產泡沫,相反越是這樣的宏觀調控,越打擊企業家的積極性。”郎咸平舉例分析稱,“2007年央行6次提高利率,但股價反而上漲。提高利率不就是收回流動性嗎?錢就少了就不能炒股了,股價按道理應該下跌,但每一次提高利率事實上就是打擊投資環境,原本應該做實體企業的企業家們將拿出更多的錢來炒樓炒股,造成更多泡沫。”
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要將原本4月15日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討論,延期3個月后再做決定,這表明,美國在這段時間會通過各種方式向中國施壓。
郎咸平認為,一旦中國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就將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27.5%的關稅。事實上,增加27.5%的關稅和讓人民幣匯率上升27.5%,給美國帶來的結果是一樣,但美國的目標并不在于提高關稅。“一旦征收關稅,中國一定會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同樣征收等額的關稅。美國之所以以此威脅,目的是希望利用貿易大戰最終促成匯率大戰。”郎咸平稱。
縱觀歷史上的情況,美國對付阿富汗、伊拉克是傳統戰爭,但遏制亞洲各國的經濟增長一定是讓“匯率大戰”先行。同時,郎咸平認為,美國的匯率大戰一定要配合資產泡沫這個環境才有殺傷力,而目前,中國的資產泡沫化日益嚴重,因此,美國一定會和中國打匯率大戰。美國貿易大戰將針對中國廉價產品,通過匯率升值實現,目的是讓中國的商品不再廉價,從而使得美國人購買國貨,進而解決美國的失業問題。
郎咸平說,“現在關于匯率問題,已經不光是匯率本身這么簡單了,其中越來越明顯地包含著政治因素。”
一旦人民幣升值不可避免,那么要拿什么拯救中國經濟?“我們需要‘第四駕馬車’來拉動經濟。”郎咸平稱,“這‘第四駕馬車’不是產業升級,而是由產業鏈高效整合所帶來的利潤,只有企業的利潤才是內需的唯一長期來源,促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就是拉動中國經濟擺脫滯脹的‘第四駕馬車’。”另外,他還呼吁中國企業家一定不能放手制造業,并向整合產業鏈的方式發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