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01:國務院8月底的常務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的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出現了重復建設傾向。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本身并不存在過剩一說,過剩的是風力發電的設備,靠著買圖紙以及銷售提成,國內大批風機生產企業實現了在國內市場的快速擴張,然而根據國外地理環境設計并制造出的設備,能否經得起中國特殊環境的考驗,還需要時間考驗。

圖片02: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記者,長期來看,可能導致大批企業倒閉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由于應對金融危機,大家找不出更多的靈丹妙藥,就把新能源作為一個拉動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引擎,會帶領經濟走出危機走出低谷,現在大家都把它作為一個發展方向,這就有問題了。

圖片03: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也認為,在整機制造基礎不扎實的情況下,大批買圖紙生產的風機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一旦大規模出現故障,巨額的維修費用,對生產企業和風電場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我們現階段還應以研發突破為主,或者試驗示范階段的推廣,而不到商業化大規模推廣的時候。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今天我們關注部分新能源行業的重復建設問題。國務院8月底的常務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的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出現了重復建設傾向。今天我們來看看風電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李俊峰:可能導致大批風電企業倒閉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