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女性肺癌發病率已經呈現上升趨勢,高溫油煙、二手煙、一手煙等已成為女性肺癌發病的重要原因。新民網記者從昨天結束的“第六屆上海國際肺癌論壇”獲悉,低劑量螺旋CT篩查已經成為早期發現肺癌的最重要手段,有吸煙史或二手煙接觸史的40歲以上男性或女性有必要每年做一次。
80%肺癌患者一查出來就是中晚期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癌癥數據,肺癌成為第一大癌,位居男性癌癥發病第一位、女性的第三位。肺癌論壇大會執行主席、上海市胸科醫院陸舜教授表示,我國每年罹患肺癌的人數高達50萬,并在未來的20年間,還可能呈現上升趨勢。
“之所以肺癌目前發病率、死亡率高,一大原因是早期肺癌的發現率很低,來我院就診的癌患者中,80%左右檢查出來已經到了中晚期。”上海市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陳智偉認為,這主要是由于肺癌在早期并沒有什么特殊癥狀,僅為一般呼吸系統疾病所共有的癥狀,如咳嗽、痰血、低熱、胸痛、氣悶等,很容易忽略,多數要等到晚期出現咯血、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才會入院檢查。而此時,大多已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老煙槍”戒煙15年發病率等同普通人
肺癌高發的原因是什么?跟霧霾天氣有何關聯?去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在戶外呼吸臟空氣或可誘發癌癥。但霧霾與肺癌發病率的關系到底有多大,目前上海尚沒有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查來證明。
滬上專家普遍認為,肺癌的第一危險因素、第一可控因素是吸煙,三分之二的肺癌跟吸煙有關系。陳智偉表示,在中國這樣女性吸煙率較低的國家中,烹調高溫油煙、被動吸入二手煙、吸入煙塵等都成為誘發女性肺癌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同時本次肺癌論壇上也公布一組統計數據,上海女性抽煙人數已從3年前的3.7%上升到去年的4.8%。
專家指出,戒煙是防控肺癌的重要手段。陳智偉透露,有研究顯示,戒煙后,煙草的“余毒”要在身體內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患肺癌的危險是一點點緩慢下降的,此過程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與原來的吸煙量、煙齡、身體情況等多種因素有關。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吸煙者需戒煙15年,才能將患肺癌危險降至與不吸煙者同等水平。
而對于女性來說,改變烹飪方式,遠離高溫油煙則是非常重要的。
高危人群1年1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據介紹,目前絕大多數早發現的肺癌病人是在例行體檢中查出的。“從臨床來看,肺癌的表面癥狀的明顯與否與患病輕重無關,早檢查早治療才是針對肺癌最有效的手段。”陳智偉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有吸煙史的男性、或有煙塵接觸史的女性,這些高危人群最好能每年接受1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據透露,美國已有研究發現,針對高危人群該技術能讓肺癌的發現率提高2-3倍。
陳智偉表示,早期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根治,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而隨著發現時間的延后,五年生存率呈幾何下降趨勢。
專家呼吁,企業應將該技術納入到員工常規體檢中,尤其是針對企業中中老年人群,且有吸煙史、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新民網記者李若楠)